
配额制将引导新能源产业发展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强化了电网企业承担完成配额的责任,这也将促进跨区域输电线路和配电网的改造升级。
近日,《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办法》已经完成了意见征集,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对各省的指标、考核办法等内容进行修改。修改完成的文件将提交到国务院,国务院审批之后,就可正式下发。因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对于各个省电力消费中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作出了强制要求,如该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必将推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目前,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基本思路是根据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15%的发展目标和2015年11.4%的阶段性目标,统筹考虑各地区可再生能源禀赋、电力输送、电力消费等因素,按照省级行政区域规定可再生能源电力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
从国内的市场情况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新能源发展势头迅猛,未批先建现象普遍存在,造成项目规划和电网规划不协调等问题。这就需要对地方政府、地方电网和发电企业制定有效的规划和激励措施,保证电力的运行管理尽快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并网运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对于地方政府和地方电网在何时完成多少新能源电力消费做出了明确的制约和鼓励措施,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进行规划,以满足强制指标要求,地方电网根据远期指标发展开展电网规划,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电力输送和全额收购,从而缓解上述新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强化了电网企业承担完成配额的责任,这也将促进跨区域输电线路和配电网的改造升级。部分经济发达省份要完成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就需要从可再生能源电力丰富的地区输入可再生能源电力,这需要跨区域输电线路的支持,规划中的输电线路也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步建成投产;同时,东部省份为了完成指标也将在本省积极开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建设,这就涉及到可再生能源穿透率的问题,必须采取继电保护和先进的并网接入技术,需要对当地配电网进行改造升级。
不过,从政策设计上来看,既然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影响深远,这就需要社会各界更多关心政策如何才能够有效的执行。针对配额制的指标,国家能源局应该结合各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资源禀赋,对未来5年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作出合理的规划;对地方政府和地方电网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和鼓励措施,保证地方政府和地方电网的积极性;而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壮大,在现有情况下对于补贴的需求也将增加,可再生能源基金的规模是否能够满足增长需求也是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