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汽车后市场或将出现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12月11日至14日,第八届法兰克福上海国际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以及服务用品展览会在上海举办,展览面积超过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此外,本届展会展商数量超过3900家,来自全球37个国家与地区,而且还有13个国际展团参展。这场以汽车后市场为主要内容的展览,无论从规模、参展商数量还是参展广度都超越了以往。作为亚洲最大的汽车后市场展览,本次展览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前景。毫无疑问,中国庞大的汽车保有量正在带动汽车后市场的蓬勃发展。有数据显示,到2012年底,中国汽车维修保养市场预计增长26.9%至800亿美元,而汽车用品市场的销售总值将突破870亿美元,同比增长为29%。有说法称,一个完全成熟的国际化汽车市场,汽车的销售利润约占整个汽车产业利润的20%,零部件供应利润占20%,而剩余60%的利润是在其服务领域中产生。但在国内,汽车销售利润占据了整个产业利润近50%的比例,远高于成熟市场。因此,与中国汽车制造业快速的增长速度相比,国内与之配套的汽车后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虽然潜力巨大,但是我国的汽车后市场发展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各个环节上都发展滞后。汽车销售、二手车交易、汽车用品和配件、汽车美容等汽车后市场的主要服务环节存在脱节、分散经营等问题。中国的汽车后服务产业目前还处于4S店主导的时代,各种后市场的服务也难以摆脱4S店成为独立的细分市场,由此产生了价格不透明、经营垄断性高等问题。比如在二手车交易环节,我国缺少令人信任的交易评估平台,再加上各地政策的限制,二手车的交易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据业内专家介绍,在美国,每年的二手车交易数额在5000万辆左右,而在中国,二手车交易量仅是新车交易量的1/3,数量远远低于美国。不过中国的一些汽车后市场企业,正在培育自己的品牌。比如,成立了15年的上海汽配城,正在努力打造一家汽车配件的商贸平台,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这一市场同样虎视眈眈的还有外国汽车后市场的“巨头们”。目前,由于看好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巨大潜力,国外知名汽车服务企业开始进军这一领域。许多大中型城市已经出现包括世、德尔福在内的国际巨头的身影。他们凭借资本、技术和渠道等优势,将国外成熟的品牌连锁模式引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