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从2012年北京车展看市场变化

 
  2010年4月25日-5月2日,北京举办了第十二届国际车展。据了解,此次北京车展依旧使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新、旧两个展馆,为23万平方米,比2010年北京车展的展区面积增加了1万平方米。这不仅创下北京车展历史上展会规模的新纪录,而且足以和全球展馆面积最大的法兰克福车展相当(2011年法兰克福车展展出面积为23.5万平方米)。在展区布置上,本届车展除启用北京新国展九个室内展馆外,还扩大了商用车展区,增加了二手车展区。

  全球所有汽车跨国公司全部报名参加了本届车展,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家厂商共展出车辆1125辆,和2010年相比增加了235辆。其中,全球首发车型达到120辆,比2010年增加了31辆;跨国车企全球首发车型36辆,比2010年增加了22辆;国内厂商全球首发车型74辆,比2010年减少了1辆。跨国汽车企业和国内汽车企业的高管几乎悉数出席本届车展。

  从本届车展的展区规模、参展车企、车型、到场高管规格可以看出,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地位的重要性变化,汽车企业的重视程度也在提高。和2010年相比,跨国车企带来更多的全球首发车型。

  在传统的化石燃料汽车方面,我们注意到,本届车展上展出的车型在外形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改变。虽然参展车型的外观都是以动感设计为主,但是和2010年圆润的线条相比较,本届车展所呈现的车型线条更趋硬朗,尤其是在豪华车型上。另外我们也注意到,本届车展上所展出多款车型采用了镂空动感的前大灯,这种车灯比传统的车灯要显得细长,更有张力。另外,不少概念车型上使用LED的后视镜和门把手,车身侧面更具有线条感。

  在内饰方面,变化的重点依然是中控台。2010年车展上部分车型将仪表盘放在了控制台的中间位置,而并非驾驶员的正前方,而在本届车展上仪表盘的位置似乎“回归”,不过垂直的中控台这一趋势在本届车展上继续延续。而随着汽车电子的广泛应用,部分车型开始搭载LED触摸屏的控制面板,简化中控台布局的同时,这或许也将成为一种潮流。

  在参展车型的分布上,传统化石燃料汽车的展示中微型车的数量依旧不占优,中级车和紧凑型车是展出的主流。和上届相比,本届自主品牌在展出车型上力争向体系化发展,但是所展出的新车型有限。虽然在2010年上,自主品牌在外形设计、制造工艺上已经体现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2012年的车展上,我们看到这样的进步还是太缓慢。从外形上来看,相比较韩国现代等成家族脸谱式的设计,国内的自主品牌还是没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多数是中规中矩的车型设计;在制造工艺上,和2010年相比,部分自主品牌车企的工艺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进,精细程度有直观的提高,并且更多的重视消费者的使用感受,例如增加了车门防震胶条等。值得称赞的是,不少自主品牌车企用不小的面积来展示发动机和变速箱部件。但是在内饰上,塑料感依然很重且气味不适,自主品牌所使用的材料还有待提高,另外部分车企在细节处理上依旧乏善可陈。

  和2010年车企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情相比,本届车展上这股热情明显消退。新能源车型很少出现在展台的中心,更多的情况是每家车企展出一到两台以显示不缺位,而车企或是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到节能内燃机上去了。且2010年我们所关注过纯电动汽车充电插头、充电桩不统一的现象,在本届车展上再度出现。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环境尚未成熟,经过这两年市场的检验,汽车企业热情出现了消退也是自然的情况,但是显然,车企也并未放弃。随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出台,相信车企也会随之有所应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