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政府对传统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并未放松
日前,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务部和知识产权局联合制定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公布。《指南》中涉及到数十项汽车产业高新技术。这些技术覆盖了从基础材料到汽车部件,从传统汽车技术到新能源汽车。在《指南》中公布的有关需要重点发展的汽车基础性技术包括:汽车轻量化热塑性复合材料、汽车覆盖件用玻璃钢、高档汽车用金属颜料、汽车覆盖件模具等。在《指南》中,汽车电子技术作为信息技术中单独的一个项目被列了出来,涉及到的具体内容包括汽油机和柴油机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电机控制系统,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自动变速控制系统,电控动力转向系统,主/被动安全控制系统,电子控制制动系统,关键元器件和车用集成电路芯片,关键车用传感器,车用总线网络系统,车辆维修诊断系统,车载雷达及相关图像处理软件、零事故智能交通系统,基于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DBIII)的远程车辆信息采集监控系统,车载综合信息系统,数字化仪表等。据了解,从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目前大部分汽车电子产品还处于低端,多以车载娱乐电子设备为主,国外电子巨头仍在电控市场处于垄断地位。在《指南》列明的各项高新技术中,传统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多项技术都成为鼓励的重点。其中,传统能源汽车技术包括高效节能的汽车用柴油机、汽油机、无级变速器、自动变速器、电动转向装置、主动(半主动)悬架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牵引控制系统/电子稳定装置,环保薄膜安全气囊,铝车身及零部件,智能前灯和中央照明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新能源汽车技术则包括电动汽车用变流器及驱动装置,以及与其配套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与电网协调运行技术。值得注意的是,在关键零部件技术的发展中,还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技术。从《指南》所列出的技术来看,国家层面对传统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并未放松。此外,《指南》还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多项汽车环保技术,包括汽车在制造技术、可降解汽车内饰材料技术、汽车尾气处理系统及控制模块、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用高性能蜂窝载体技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