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房地产的“拐点”正在出现  楼市降价窗口或提前打开


  伴随着“新国八条”政策出台,上海、重庆开征房产税,各地方版楼市调控细则陆续着地,“限购令”、“地方房价控制目标”成为2011年一季度楼市的主题词。

  有关分析指出,随着楼市调控政策的持续趋紧,在“组合拳”调控之下,最迟不会超过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综合指数将出现下跌,也即房价出现“拐点”。
 
    房价持续出现松动迹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与上月相比,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价格下降的有8个城市,持平的有6个城市。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同比价格下降的有1个城市,同比涨幅回落的有31个城市。与上月相比,二手住宅环比价格下降的有4个城市,持平的有16个城市。与去年同月相比,同比价格下降的有3个城市,涨幅回落的有22个城市。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也显示,在监测的30个大中城市中,3月城市楼市成交量相对去年3月有近八成城市下跌。所监测的重点城市同比全线下滑,总体下滑40.5%,其中,北京下滑幅度最大,达到48%,南京、杭州的下滑幅度也超过40%。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判断,随着房地产开发商的压力逐渐增大,推盘的速度将加快,打折优惠的力度也将加大,商品房成交价格将有望出现回落。目前开发企业的资金状况已由过去的宽松转为紧张。一方面开发企业外部融资受限,另一方面内部销售遇阻,而随着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上调,未来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还会进一步趋紧,被迫降价的房企会增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从2009年底到2010年,房地产开工面积很大,再加上限制投资性住房需求,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在扭转,格局调整不可避免。中央此轮调控房地产的力度空前,决心也是巨大的。已经开始有一些效果,首先是交易放量,上海、北京一些楼盘已经降价。其次供应量也增加了。

    加息与原有调控政策叠加施压
    在信贷政策收紧的情况下,1月底出台的“新国八条”从购房资格、交易税费、土地供应等多方面再度加大楼市调控的力度,而此次加息更增加了房价下行的可能性。

    资料显示,在加息周期开始阶段,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并不大,其影响是一个渐进的、累加的过程。往往是进入加息周期的后半段、甚至最后一次后,房地产市场才会受到显著影响。2004年至2007年间,央行曾6次加息,在2006年前加息对楼市基本没影响,但2007年四季度楼市开始明显降温。而本轮加息由于是在房地产贷款持续紧缩基础之上的,所以对楼市的影响可能会超过以往。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表示,本次加息是预期中的事情,央行本次加息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为了抑制房价。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专家易宪容也认为,此次加息必然会对楼市造成一定冲击,央行加息是必然的趋势。信贷政策收紧对楼市的刺激作用较为明显,在多重政策作用下房价或下降。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褚建芳指出,一到二次的加息对国内楼市影响不会很大,但如果央行连续加息并累加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将会显现出来。

    “拐点”可能在不久后到来
    关于房价调控是否出现“拐点”,一些专家持比较乐观的看法。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判断,如果未来一段时间内不出现政策松动等情况,楼市的降价窗口会提前打开,很可能会在二季度到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判断,房地产供求关系扭转,房价下跌是趋势,房地产“拐点”正在出现。经过行业整合,小幅价格调整这种可能性比较大。小地产商尤其是产品单一走中低端的,受到冲击会更大。调整一开始,就会有一系列的反应,下调10%很有可能,而且不会就此止住,不排除个别楼盘出现甩卖。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专家牛凤瑞指出,今年一月出台的楼市调控政策实施至今已近3个月时间,一系列抑制市场需求的“限贷”、“限购”政策效应初显,表现之一便是购房者的预期发生变化,成交量的下降。随着成交量的下降,开发商资金回流速度将减慢,这将使得房价下行的压力加大。不过,如果现在人们讨论和期待的“拐点”是指房价月环比或周环比出现下降,那么,这应该是楼市短期内的一种价格变动,是微观的、局部的。